11月25日,学校在国华楼210会议室召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研讨会。副校长卢晓春,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务科研处、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老师、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卢晓春副校长讲话
卢晓春在讲话中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指出该课程已从公共课调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发挥关联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功能。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此,教师不仅要讲透知识点,还需关注新技术和新教育环境对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她鼓励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分工研究章节知识点和利用智慧职教平台上的优质资源等手段,共同提升课程质量。
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通报督导听课反馈
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通报了督导听评课情况,指出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不明确、组织教学需要加强、教学设计不科学、教学方法需改进、课前准备不足以及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等。
授课教师代表朱颖欣讲话
在授课教师代表的教学体会交流环节,授课教师代表朱颖欣提出上好一堂心理课应做到“两个要”:要有趣和要走心。她认为,心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设计趣味主题课程。同时,只有走心的课程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打动学生。现场老师们纷纷分享各自教学经验和反思。
教务科研处负责人讲话
教务科研处负责人在讲话中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等。他强调,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性,为学校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学生处负责人讲话
学生处负责人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到了当前学校面临的工作压力和挑战。他赞扬了老师们在高压工作状态下仍能够如期完成任务的精神,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提出了加强实践能力、加强关怀、加强对辅导员的指导等建议,并强调了心理老师在面对学生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讲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性质,提出了任课老师参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他还指出了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的必要性,并鼓励心理老师们积极申报“三说”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威尼斯电子游戏大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