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推动课程教学的诊断与改进,2022年11月3日16:30—18:30质量办在国华楼210会议室召开《课堂质量与提升诊断专题会议暨CAD课堂教学分享交流会》,智能建造工程系和机器人技术系CAD课程(群)的14位任课教师以及质量保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会,院长助理赵海涛主持分享交流会。
图1 CAD课堂教学分享暨教学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首先由机器人技术系《机械制图》申耀武、吕志刚老师先后进行了课程教学分享。申耀武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一是课程设置主要源于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反馈,学生普遍认为企业工作岗位需要机械制图相关知识,2020年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也有此类内容;二是要做好课程整体的设计;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边做、边学、边练达成学习目标;四是做好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自编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报告书、自制绘图操作小视上传至碧职云平台,便于学生学习和练习。
吕志刚老师在《建筑CAD》教学中,对课程进行了“项目化”及“岗课赛证”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蓝本,开展了与学院小型项目完全一致的流程开展教学。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注重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图2 申耀武老师做教学分享 图3 吕志刚老师做教学经验
质量办向与会的老师们介绍了各CAD课程教学班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数据。建议任课教师需要及时、深入了解学情,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进度。
图4 与会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
在会议的研讨阶段,与会教师们围绕CAD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CAD课程的兴趣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5 赵海涛院长助理进行会议总结
最后,院长助理赵海涛进行会议总结。他对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态度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强调,一是专业群平台课的课程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的力度,如:进行集体备课、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研讨、编制体现专业教学特点的“CAD课程学习操作手册”,录制绘图操作小视频等,做好教学资源建设与统筹;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有逻辑性,思路要清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练结合,循序渐进,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三是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予以重点关注,课程教学初期可适当放慢进度,先打好课程学习基础,之后再适当加快进度。
【质量保障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