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学院创办者杨国强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要求,落实刘惠坚院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关于“深化职业教育认识,推动学院建设发展”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我院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会做人,会做事”,具有高薪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潜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学院决定对2014级各专业大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各专业的大二至大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修订,并对2016级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现提出以下修订意见。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
(一)深化认识。深化对学院创办者杨国强先生职教思想、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认识,深刻理解刘惠坚院长的讲话精神和工作要求,从“把学院办成经济大潮中黄埔军校”和“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看法”的高度,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准确定位、聚焦岗位、校企合作育人、专业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培养等核心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各个环节和重点内容。
(二)准确定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领域基层一线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是学院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定位;为用人企业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高薪岗位职务工作素质能力,能实现专业对口和高薪岗位就业的精英人才,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强化专业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培养,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路径和关键环节。各专业要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岗位调研,根据用人企业对基层一线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定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目标。
(三)聚焦岗位。综合专业岗位能力对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构建以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含公共课、专业课以及专业基础技术技能课)、专业工作岗位群深化课程(含知识、素质与能力训练)和企业岗位实践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每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及其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专业岗位群工作对素质、知识、技术技能的要求;专业工作岗位群深化训练课程和企业岗位实践教学培养课程,要精准聚焦就业岗位职务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对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
(四)教学创新。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实践教学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为单位与企业充分沟通商讨,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组织方式,落实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的相关工作。二是创新教学内容。专业课要结合产业技术升级,将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纳入相应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将就业岗位职务工作对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作为《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课程的核心内容;公共课和通识课也要聚焦岗位素质能力培养,挖掘提炼碧桂园企业的优秀文化以及“会做人、会做事”的内涵元素,将其转换为教学内容;三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校内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我院小班教学的优势,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专业岗位工作能力强化训练要以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技术技能操作训练和素质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要以“师带徒”的方式,在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通过典型工作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编制、集中授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素质与职务管理。四是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转向过程考核和多维度的能力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编制方案。一是按照聚焦岗位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总学时控制在2600学时以内。二是确定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提高到60%以上,明确学生在技能竞赛、技术创新以及在企业岗位工作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等获取的奖项,可转换为学分并替代选修课学分;三是合理编制教学进度。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完成,掌握专业通用的基本知识,学会专业基本的操作技术技能;专业工作岗位深化课程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岗位(专业方向),组建工作岗位群知识深化与能力强化训练班(组),进行与工作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对应的课程包的学习和训练;《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完成,学生在专业工作岗位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进入企业岗位,按照《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岗位能力培养;四是编制重点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包括专业工作岗位群分流深化课程与强化训练教学实施方案和《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实施方案。
(六)审核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按照深化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深入企业调研、充分论证研讨和审核(批)实施的工作程序进行。在修订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充分采纳用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要按照国家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统一要求,完善专业名称、代码、学制学历、招生面向、就业面向、培养目标等11项内容,形成符合规范要求且具有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与亮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要通过学院审核后实施,并由学院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
二、各年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点
(一)2014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点
2014级各专业学生将于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进入企业实践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培养,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以下调整和修订。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杨国强主席的职业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对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新定位专业就业岗位及其培养目标。要与企业共同商定各专业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培养的岗位,其中基层管理干部岗位(高薪岗位)的数量与质量是年度考核的重点。
2.调整原人才培养方案中总第五学期在校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进度,选择对接实践岗位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第五学期前6周以内完成。
3.编制《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实施方案。一是进行岗位分流。依据每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个人特长和个人意向以及企业意见,确定学生第三学年的企业实践岗位。二是聚焦企业岗位需求,构建《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方式和考核方案,制订《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课程的教学标准。三是与企业沟通商讨,落实学生企业实践岗位及其岗位指导教师,并征求岗位指导教师对《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实施方案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编制《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另行发文。
(二)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点
2015级各专业的学生将于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进入“专业工作岗位人才分流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因此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是:
1.修订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的教学计划。结合第一学年教学实施的实际,对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的教学内容。其中公共课由教学科研事务部商公共课教研室,按要求进行统一调整,方案见附件;专业基础平台课由各专业进行修订。
2.制定第四学期专业岗位人才分流教学方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工作岗位群,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结合学生的学情、素质、能力、潜质和个人兴趣等具体情况,将专业学生按岗位进行分流,组建专业属下的各工作岗位群教学班组,进行岗位本领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与第三学年第五至第六学期的企业岗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对接。
3.开发第四学期岗位本领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课程包。依据每一个专业工作岗位(即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每一专业工作岗位群需要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指标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设计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的教学组织形式、训练方法、考核方法和学分,制定每一个专业工作岗位群的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安排其中。
4.制订第三学年的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案。总体要求与2014级第三学年的企业岗位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相同,但要将各专业工作岗位深化学习和强化训练内容与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对接,总结2014级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优化方案。
(三)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
2016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按照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原则”,进行全面修订和整体优化,体现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和亮点。
1.准确定位专业就业岗位,明确技术技能岗位、基层管理干部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聚焦岗位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深入分析岗位工作需求的素质、知识、技术、能力,在充分征求和采纳用人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与岗位工作需求对接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与专业平台课程模块,专业岗位工作群课程包和企业岗位实践与能力培养课程,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合理计划课程教学学时和学分配置,制定课程标准。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注重素质、知识、技术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内在联系,先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要求,将公共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安排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完成教学,专业岗位工作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教学,企业岗位实践与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完成。
三、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一)与企业及其岗位对接
各专业各年级修订并经学院审核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交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并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按照课程及其内容聚焦岗位需求的理念,进行课程与岗位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各专业要与企业教师共同研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务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据此对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工作岗位群课程包和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可操作性调整。
(二)做好教学实施准备
各专业要按以下不同时段完成各教学环节的准备工作:
1.按时完成2014级学生企业岗位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环节的教学准备工作。2014级所有专业要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的前6周内,完成《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方案》编制,经学院审核通过后与企业及其岗位对接,落实学生实践岗位和岗位指导教师,并结合企业岗位职务工作的具体实际,与企业及其指导教师共同对《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实施方案》进行可操作性调整与完善,确保学生按时进入企业岗位和实现岗位职务工作能力培养目标。
2.按时完成2015级学生第二学年总第四学期专业工作岗位群分流环节的教学准备工作。2015级的所有专业要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内,完成《专业工作岗位分流强化训练教学实施方案》的编制,做好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分流,组建工作岗位群教学班(组);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相应企业和专业工作岗位,对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岗位工作本领所需要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进行调研,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聚焦专业工作岗位本领培养的深化学习与强化训练课程包,完成教学学习与训练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的设计以及课程标准制定,确保2015级各专业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按时实施。
3.系统优化2016级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要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内,完成2016级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系统完善和论证工作。在总结2014级和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构建聚焦专业岗位职务工作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块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编制专业工作岗位分流强化训练、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重要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
(三)加快人才培养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
1.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各专业要充分利用学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这一平台,选择一批教学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教学工作之中,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营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好环境。
2.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各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需要,在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内,向学院人事提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包括专任教师引进招聘计划和企业兼职教师聘请计划。企业兼职教师应包括高管、专家和岗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学院人事正式办理聘请手续和颁发聘书,2014级各专业要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内完成企业兼职教师尤其是专业岗位工作实践指导教师的选聘,建立专业企业专家库和兼职教师库。
3.加快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各专业要根据本专业校内平台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专业工作岗位分流强化能力训练教学的需要,在2016年内制定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并提交学院组织专家论证,经学院董事会批准后投入建设。建筑专业群要加快在建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度和后期完善,酒店管理专业要介入校内教学酒店的运营、管理和实训教学的方案策划,力争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内用于教学。
(四)创新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企业岗位实践教学由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组织教学、共同管理。
1.学院与教学企业高层共同成立企业岗位实践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杨国强主席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协调落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2.各专业教学部专业教师与教学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成立企业岗位实践教学工作组,落实企业岗位实践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的相关工作。
3.学院教学科研事务部、产学研合作与教育交流中心和学生事务部与教学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成立企业岗位实践教学管理小组,共同制定企业岗位实践教学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定期对教学企业(或片区教学企业)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改进岗位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岗位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工作质量。
附件: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性文本及内容要求
2.各年级公共课调整和修订方案